图们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爱耳日】“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2025年全国爱耳日科普

时间:2025-03-04 22:23:22 来源:图们市人民医院

分享到:






2025年3月3日

全国爱耳日

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2025年3月3日是第26次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为

“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听力是连接我们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门户之一,

普及爱耳护耳知识,

预防听力损失,

让每个人都能享有聆听世界的权利。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耳保健知识,

共同守护听力健康。

2b06799d6bf84a6a439d46214047a80c.png


2025年全国爱耳日宣传海报

6c6c6459ed96cf8a9fae3f9ca59b975e.png

2025年全国爱耳日宣传海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听力障碍的相关知识吧!


如何预防听力障碍?


一、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避免遗传性听力障碍的有效途径。对于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要进行遗传学检查和评价,避免近亲结婚,强调婚前医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前三个月以内,往往是胎儿内耳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易引起胎儿内耳发育畸形的因素。

二、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尤其对于婴幼儿、家族成员易感者、以往应用过类似药物的以及听力轻度异常的个体。

三、及早治疗可能引起耳聋的病因

1.全身疾病的治疗 对于可能引起耳聋的全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要控制,合理用药,避免累及听功能。
2. 局部疾病的治疗 对于引起耳聋的常见耳部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以及突发性耳聋要积极治疗,避免引起听力障碍。

四、做好相对噪音的防护

避免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中,长期持续佩戴耳机等造成噪音性耳聋的易感因素非常重要。此外,对于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要注意职业防护和定期复查检测个体的听力。

爱耳护耳小知识


一、戒除掏耳朵的习惯

经常掏耳朵可引起耳朵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导致听力下降。

二、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三、夏季游泳前需要做体格检查

有外耳道炎症、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正治疗后才可游泳。

四、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

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因为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五、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

(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音造成爆震性耳聋。当突然出现噪声时,立即把耳朵堵住,并张大嘴巴,少年儿童不要用耳机听音乐。

六、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最好的方法是不要乱用药,有病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七、避免病毒感染

(如麻疹、腮腺炎、耳带状疱疹、病毒性感冒等)常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需要及时发现,告诉家长,到医院及时治疗。

八、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掴耳部

打击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掌掴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朵有害,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直、比较短,更加容易引起损害。

九、擤鼻涕时掌握正确的方法

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住擤,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涕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十、防止耳内淋巴液失衡而眩晕跌倒

不要转圈奔跑,防止耳内淋巴液失衡而眩晕跌倒。

十一、不要用耳勺等东西挖耳朵

游泳或洗澡时如果感觉耳朵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腿跳,让水流出来。

十二、防止异物进耳

如果昆虫进入耳朵,不要惊慌,可在耳边点少许香油或者蜜汁诱虫爬出,夜晚也可用烛光,手电筒等诱虫。不能用尖的东西掏耳朵。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员朱医

初审:苗思阳

复审:关   薇

终审:金宏彪


人民医院二维码.jpg

敬请 关注



图们市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