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8月6日)上午10时,国新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吉林省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在发布会现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吉林省70年成就展和特色展同步举行。

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宣传片《吉林8分钟》,已经成为推介吉林的“网红”,吸引了不少记者的关注。

吉林发展成就展共分为工业科技、开发开放、现代农业、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活五部分,以电影胶片的形式,通过一幅幅照片生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吉林省取得的瞩目成就。
组图一:工业科技

“吉林一号”卫星
掀开吉林发展的历史,灿灿星河映照出吉林人“敢为天下先”的血脉基因。从第一代产业工人的艰苦创业,到“黄大年们”的科技报国;从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辆汽车昂然上路,到“吉林一号”卫星一飞冲天,黑士地上展露的是吉林人的奋进有为,创新担当。

红旗轿车成为接待外宾的礼仪用车

“复兴号”动车组
如今的吉林,“吉林制造”正向“吉林智造”迈进,一大批老国企依靠科技的翅膀华丽转身。近5年来,吉林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一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加快发展,领先一步实现高品质增长,打造世界一流移出行服务的转型切口。中车长客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代表企业,高铁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组图二:开发开放

长春新区
作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吉林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高密度推介、高密度拜访、高密度签约;以特色招商、以产业招商、以吉商招商;“白山”邀客,“松水”烹茶,“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吉林形象、优化投资“风向”、凝聚兴业人气......

珲春口岸
今天的吉林,正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三个五”“三大板块”发展战略,加强“五个合作”,打造“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快步走进世界、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组图三:现代农业

海兰江畔稻花香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吉林省作为得天独厚的金色粮仓,每年都有数百亿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送往大江南北,去年销量更是达到了899亿斤,吉林大米更是享誉全国。

现代农业全机械化耕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吉林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汇入了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大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的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加快吉林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组图四:自然生态

长白山·冬日暖阳下的笑脸

东北虎
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省,吉林有着与众不同的自然禀赋,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有着“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人间美誉。查干湖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是吉林最大的天然湖泊,查干湖冬捕奇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鹤舞

六道牧场
好山、好水、好田园,这是吉林良好生态环境的生动标签,东部长白山区林海茫茫,中部黑土地沃野千里,西部草原湿地辽阔,吉林大地如同一分为三的斑斓画卷,各有千秋,各擅其胜,各美其美。
组图五:文化生活

长影制片厂内景
吉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集区,各民族兄弟在这块土地上一点一滴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关东文化,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文化融合发展,留下很多文化瑰宝。吉林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地处黄金冰雪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ー。

雪地驰骋
吉林人民传承先辈的精神和优秀文化,生活得更加从容,更加自信。吉林出版现象、吉林电视剧现象、吉林歌舞现象……新时代的吉林文化更加璀璨绚烂。

回顾历史、记录当下,吉林省发展成就展不仅通过图片展示,还有实物的展示,非物质文化展台吸引了媒体的驻足。现场关于查干湖鱼皮等手工艺制作,展示了吉林省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并引导大家积极关注吉林文化和吉林发展。


精彩吉林,如画,如诗,如歌……
这是一幅动人的画。吉林山川秀美,风光旖旋。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好山、好水、好田园,展示着这幅画卷的底蕴和魂魄。
这是一曲高亢的歌。吉林产业集聚,充满活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新产业快速崛起,创新创业正合时,激情的歌伴着前行的人。
这是一首浪漫的诗。吉林沃野千里,五谷丰登。得天独厚,物产丰饶。春种夏长,岁月轮回,大自然珍贵的馈赠是黑土地上最浪漫的诗意。
这是一支绚烂的舞。吉林科教发达,人杰地灵。历史悠远,文脉独特串串跃动的文化符号,编创出火热绚烂的时代之舞。
这是一盘灵动的棋。吉林通江达海,开发开放。东北亚区域中心,位置独特,举足轻重。运筹帷幄,精心布置,大手笔敞开放大“棋局”。
这里,是独一无二的吉林!
编辑:周敏、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