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巴音朝鲁:“三大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抓手

时间:2019-08-06 12:01:08 来源:吉视网

分享到:

8月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景俊海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振兴发展新路”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知道,吉林是农业大省,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也是有着非常好的基础条件。请问,当前吉林省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谢谢。

巴音朝鲁: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提到农业方面的问题,我开头就讲了,吉林是金色的粮仓,黑色的沃土,蓝蓝的天空,绿色的森林,这是非常美好的图画。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我既兴奋也很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吉林争当现代农业的排头兵,这个排头兵怎么当,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要建设好“三大体系”,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一是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上, 重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条。具体讲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调整、融合、绿色、创新。调整,就是调结构。吉林的粮食主要是以玉米为主,就是我们常讲的三个70%,吉林农业的70%来自于玉米,农民收入的70%来自玉米,玉米的种植面积也是70%。按照结构调整角度,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水稻和大豆,同时粮经作物、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林特产品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700亿斤。我省只有2700万人,粮食商品率非常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是做出重要贡献的。融合,就是要做好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经超过6500家,近50%的玉米、80%的稻米、60%以上的畜禽产品都要经过加工转化。绿色,就是绿色发展,大力培育吉林品牌“吉字号”“长白山”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品牌。现在,电商第一位的就是“吉林大米”,可以说是直线上升,吉林大米每年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创新,就是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农村电商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去年增长36.8%。另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都加快发展,去年,我们休闲农业收入增幅是10%。

二是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上,重点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目前,我们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3665万亩。突出农业科技创新,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6%。特别是智慧农业,我们数字吉林建设是全方位推进,刚才讲的工业领域有三大标志,农业领域的信息化也非常快,“吉林一号”卫星也用于农业和林业,直接为我们农民服务。突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装备机械化率达到87.5%,也是走在前列。

三是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上,我们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两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省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率目前达到了95.2%,同时还有“三权分置”,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非常迅速,目前达到22万多户,农村土地流转达到261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1.6%。特别是推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230多万农户,增收78亿元。现代农业最终要靠“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如何培养新一代的职业农民,对激活农业是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功夫。除开展大规模农民培训之外,吉林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把党政干部的出访次数压下来,每年选派农民到海外,到法国、荷兰、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去开阔眼界,学习家庭农场、种养加科技技术,已经连续实施了3年派出了296人次。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回来以后,一个人就可以带动一批农民,更好地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这些年来,我们有意识地去做这件事情,效果非常不错。谢谢大家。

记者:肖妍、韩啸、梁美玲、苏洺永、蒋宝宝

编辑:李晓明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