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图们市公安局石岘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办公桌上都会放着一只带有公安标识的警务背包,包里除了文件袋、宣传资料、警民联系卡外还有平板电脑等装备。平日里,他们就是背着这个“神奇百宝箱”行走在田间地头,在一次次上门服务中拉近警民距离,背出警民鱼水深情。

每天一大早,石岘派出所社区民警就背上背包,在管区进行入户核查。农村老百姓乘车到派出所办事往往耗时耗力,如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石岘派出所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创新推出“警务即办、纠纷即解、困难立帮”背包警务新模式。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残疾人,社区民警会提供上门送证服务,把悉心关爱、暖心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近日,社区民警在辖区走访时,居民王某求助称:“前几天我刷短视频,突然有人加我,说是可以低价购置商品后找中间商高价卖出,每件商品可赚200元,多买可多赚。”民警听闻后,表示这就是典型的电信诈骗,一边向王某讲解类似诈骗案例,一边拿出随身携带的反诈宣传手册和警民联系卡开展教育宣传,通过悉心劝阻,民警成功保障了群众的财产安全。

“警务背包工作模式运行之初,是为了在走访时可以携带宣传册和一些小东西,不曾想小小背包会有如此大的作用。”为了提升辖区企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社区民警将警民联系卡、反诈宣传手册等装进警务背包,通过发放联系卡、开展反诈宣传等方式做实反诈劝阻工作。

如今,警务“背包”在石岘派出所已成为社区民警开展社区警务的“好帮手”。通过警务“背包”深入辖区走访群众共计3000余人,发放警民联系卡1500余张,收集并解决群众意见建议15条,发现并调处矛盾纠纷5起,助推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警务“背包”机制的运行,不但夯实了辖区基层基础,也大大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民警走到哪里,背包就背到哪里,警务就跟到哪里。这个背包装的是民意、民忧、民难,背负着的是群众的重托和期待,承载着的是人民警察的使命和初心。

石岘派出所通过倾情打造高效、贴心的“背包”窗口,主动推进“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用“背包”警务架起一座警民“连心桥”,将藏青蓝的身影深深扎进群众心里,实实在在地解决着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
来源:吉林警事
